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恋爱婚姻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恋爱婚姻问题 > 为什么有些夫妻争吵了一辈子,就是『不能』好好经营婚姻?

为什么有些夫妻争吵了一辈子,就是『不能』好好经营婚姻?

更新时间:2019-03-26
归属栏目:恋爱婚姻问题
浏览次数:5219

01 他们不是不愿意,而是缺乏相应的能力


没有人结婚是为了故意折磨自己或者枕边人。那些吵闹了大半辈子的中年夫妻,他们何尝不想把婚姻经营好。


但是在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非常需要一种心理能力——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能力。而这恰恰是那些吵闹了一辈子的夫妻最缺乏的。

 

他们为什么会争吵一辈子?

因为一方总是陷在自己的情绪当中,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需要和立场,只看到“我想要你……”、“我好生气……”、“我好委屈……”而没办法理解和体谅对方那个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如我所愿。 


例如:

妻子开车去接应酬喝了点酒的丈夫回家。


妻子在开车,热情地和还算清醒的丈夫谈话,本来就不善语言表达的丈夫这个时候没有回应,一下子击中了妻子的“死穴”——人家很热情地跟你讲个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是嗯嗯啊啊的,就是不好好说话!

 

妻子很生气,自己也不说话了,心里却忍不住地想:

我怎么讲你都不听!

你怎么就不回应一下!

好气哦!我不管了!

 

这个时候,妻子的情绪一下子的爆上来了,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努力地尝试过,积极地引导谈话以促进沟通,但是丈夫的表现令妻子非常失望—— “他根本就不配合(我)嘛!”


妻子越想越生气:“你也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回到家,丈夫反应过来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妻子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


02 什么能力,才可以打开新局面?


有些中年夫妻已经吵闹了大半辈子,虽是至亲却更像仇人,要死要活的也没有离婚,一段婚姻充满愤怒、无奈、怨气和悲哀,好像不吵到一方进棺材也不罢休。


在这样的关系中要打开新局面的话,或许我们首先回归到什么是“关系”。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只能关注到他自己,是无法建立“关系”的,因为“关系”里至少有两个人,除了你自己,永远会有“他人”的存在。他人有他自己的意愿,有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如果一个人永远只从自己角度出发的话,那其实就不存在“关系”,因为他处事、说话都只有从“我”出发:

别人没有满足“我”

——我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别人让“我”生气

——某人没有配合我,我就很生气;


别人没有关注“我”

——我没有得到关注;


别人没回应我,那就是他不理“我”,他不重视“我”

——我想要别人回应我,但是没有得到;


……

如果看待别人怎样怎样,都只从“我”的角度出发,那么永远不会意识到一段关系中其实是有两个人的存在(这真不是废话,因为有些人虽然身在关系中却眼里只有自己):一个是我,一个是你,而你本身肯定是有跟“我”不一样的意愿、感觉和想法。

前面故事中的妻子那晚后来出门到楼下倒垃圾,她一个人走路慢慢反思:

他为什么就是不出声?

是不是刚才他应酬的时候遇到什么事,导致有些话就是说不出来?

他怎么了?

他本身就是个闷声筒,他这个人平时就是讲不出什么的……


妻子开始心软起来,担心起丈夫。

 

冷静下来之后,妻子发现,刚刚气冲冲的时候情绪占据了整个头脑,已经无法思考了呢!


当时妻子只意识到丈夫踩中了她自己的情绪死穴,当时自己已经没办法为他着想,她心里默念:如果当时我能够为他思考一下……或者等他一下,会不会好一点?

 

妻子回到家一开门特意瞥了一眼屋里丈夫,他也刚开听到开门声,望过去,神态似乎在酝酿着什么,他边走近妻子边开口说:“你也不要生气了……当你在车上和我讲XXX的时候,我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因为这让丈夫想起公司发生的一些烦心事,与妻子无关,但三言两语讲不清楚。

 

经过刚才的自我觉察,加上终于得到丈夫的坦诚相告,妻子的气马上消散不少,告诉丈夫说:那下次如果需要时间酝酿一下,才能回应我的话,我尽量等一等你咯。对我来说可能很难,但是我愿意努力。

这就是“换位思考”,但是“换位”不是你想换就能够换的。


如果一个人的意识版图里,就只有他自己的那部分,而缺乏对别人觉察的那个部分,那么他是无法意识到另一个人可能有自己的(或许和你不一样的)感觉和需要——这个时候,“换位思考”其实是想换都换不了,因为他缺的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进而关怀他人的能力。



03 为什么有些人就缺失这种能力呢?


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争吵似乎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吵闹闹里没有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理解,就是各自在争论中为自己辩护,任何一方永远只看到自己的委屈、自己认定的“理所应当”,而看不到对方的苦衷,看不到对方也有他的“理所当然”。更加可悲的是,双方都不知道自己的意识版图存在“盲点”和缺陷。

 

其实人在生命之初都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孩子会观察学习,他们得要看到他人有这种能力,或者通过父母(或者养育者)的帮助去发展出这种能力。如果孩子一直没有看到父母的这种能力,那么他长大之后也非常可能会和他的父母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缺失了这种能力的。


一些如“家庭幽灵”、“悲剧命运的传递”之类的说法,其实本质是上一辈缺乏的东西,很可能就是这样一辈一辈缺下来——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他缺了什么。


他不知道自己有个缺陷,全部行为和思考其实都是从“我”出发,他的心灵之光无法照见属于“他人”的部分,他的意识版图就是拓展不了,他就是缺乏一种建立和维护良好亲密关系的能力,可惜他永远不知道。


他憋屈地指责对方,认定对方如果改变了,变成什么都听他的话,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殊不知这是一种幻想,幻想中的对方已不是独立的人,不是活生生的另外一个人了,而是听命于己的附属品。



04 怎样才能拥有这种能力?


一个人认为舒服的状态,显然和另一个人认为的舒服状态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例如:

一次家庭户外游,丈夫认为自己做好充足的策划和周全保障,看着大家玩得开心就很有满足感和参与感了,但妻子认为要家里的每一份子都真的参与到具体的互动中才算是好的状态,那么丈夫慢吞吞地样子就容易令妻子着急,她会对丈夫那种互动中“漫不经心”的样子越看越来火。


她意识不到其实丈夫已经很享受这次聚会。


妻子控诉丈夫的时候搞得自己好像替对方感到难受——“你都不参与进来,就不像一家人出去玩的样子啊!”实际上感觉不舒服的人其实是妻子自己。

夫妻一方因为各自的成长环境而认定了自己的“理所当然”,当彼此的“理所当然”发生冲突时,能够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看本来自己难以接受的事,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的能力。

 

我们现在都长大了,理所当然地以为成人有经营婚姻的能力,只是愿不愿意花心思而已,可是如前所述,“设身处地为人考虑”之类的能力显然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学习的。


如果孩子是从畸形的婚姻关系里长大,根本就没有看到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情况,那就很难习得这种能力。

 

想要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对于成人而言,必不可少的是让他真正意识到他缺了这个能力。如果直接告诉他们缺了“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能力,可能一时半会他们还能知道,但很快又会忘记。更好的办法是在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中,细细讨论你的感受和想法。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会协助你意识并练习发展这种能力。



作者:唐诗、瓶子、花甲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 出租网 深圳婦科醫院
  •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