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拖延强迫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拖延强迫问题 > 你为什么会有拖延症?怎么看出一个人是否慢性拖延症?

你为什么会有拖延症?怎么看出一个人是否慢性拖延症?

更新时间:2021-06-03
归属栏目:拖延强迫问题
浏览次数:2200

导读:

●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拖延,但慢性拖延症会阻碍人们的发展。

●拖延症有时是由于童年时害怕失败和批评而产生的。

●与心理咨询师一起工作,或问一些反思性的问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拖延的原因,并克服这个习惯。






已有的研究揭示了人们拖延的原因,并且显示:大多数人只是在某一点上会拖延,而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习惯性地拖延。



例如,Piers Steel进行的一项元分析表明,在大学生中,估计大约80%到95%的人会磨磨蹭蹭;大约50%的人“持续且有问题地”沉迷于拖延中。



有人认为,拖延是一种顽固性习惯,甚至成为某些人的性格特征。你是否认识这样的人(甚至可能是你自己):他们总是好不容易才能完成任务,更不用提按时完成?


但是,拖延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情是一回事,比如整理你的税号、回复同事发来的怒气冲天的电子邮件、或者清理阁楼;而不断拖延以至于破坏你的人生,则是另一回事


01 拖延症的童年根源


当我们必须处理的情况很棘手或不愉快时,我们都会拖拖拉拉。例如一项任务很乏味,或者一项义务我们并不想履行。


有些人习惯性地拖延,其中部分原因与害怕失败有关。虽然没有人喜欢失败,但不是所有人都害怕失败。


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的孩子,那些被爱、被支持、被鼓励去冒险的孩子,并不会害怕失败。这些有安全感的人会认为,生活的风景是由潜在的失败和挫折点缀的,因为他们相信任何人都会在所有事情上取得成功是不现实的。


这并不是说,失败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因为失败确实会造成伤害,但有安全感的人在失败后有能力重新振奋起来。因为他们总是把失败当作一种可能性,所以他们不会被打倒。一些心理学家称这些人为"方法导向型"。


相反,如果你成长在一个缺乏爱和情感支持的家庭,你更有可能认为任何失败都反映了你作为一个人的缺陷,而不是一个错误或误判。你对挫折的反应很可能和你成长过程中被告知的观念有关,即世界上的人分为赢家和输家。而你永远不想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研究表明,对失败的恐惧会代代相传。这些人被称为“回避导向型”,因为不向高处攀登似乎比直面失败要安全得多,所以他们抱着护栏不放,他们会避免挑战,结果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后果。


不难看出,拖延症是从对失败的恐惧中滋生的。毕竟,你不可能在你没有做过的事情上失败。这似乎是反直觉的,因为你只是把一种失败换成了另一种失败。但是对于那些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和过度挑剔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比起冒险失败后会被羞辱,选择回避可能要容易得多。


同样,从理论上讲,拖延症可能是一种“自我设限”的形式:通过在任务中设置障碍,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或台阶,从而保护自尊,以免潜在的失败暴露你的能力不足。


02 拖延症患者总是"晚点"


2018年在瑞典进行的一项有趣的研究,探讨了日常行为是否可以揭示谁是慢性拖延症患者。研究者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人们,然后进行了一份旨在测量拖延症的调查问卷。这些环境包括:


●某人上商场的自动扶梯时,是站着还是走着;

●某人上运动课,是选择早到还是迟到;

●学生参加研讨会,是选择早到还是迟到;

●某人从家里带午餐,还是在最后一刻买午餐;

●以及关于带午餐和买昂贵午餐的自我报告。


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准备和行动力是拖延者的标志,这在行为和问卷中都得到了体现。对于那些拖延的人来说,“晚一点”总是比“早一点”更好,即使不拖延可能有真正的好处。(没错,那些拖延者是站在自动扶梯上的。)


03 如果你是慢性拖延症患者,该怎么办?


如果你不断地拖延,或者只是单纯地等待,直到来不及做任何事情而最终回避挑战,那么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找出你拖延的个人原因。拖延很可能会妨碍你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现在是解决的时候了。与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师合作是最好的途径,但你可以从问自己以下问题开始,并尽可能诚实地回答:


□对失败的恐惧,比成功的诱惑更能驱动你吗?


□你在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时会拖延,还是完成任何任务都会拖延?


□拖延的时候,你会感到焦虑吗?还是延迟任务会让你感到轻松?


□你认为自己为什么迟迟不采取行动?


□拖延症对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对你的工作呢?对你的人际关系呢?


□有些时候你比别人更容易拖延吗?你发现规律了吗?


□你对拖延症患者有什么看法?你把自己也归为这一类吗?


如果以上问题你都能明确回答,那么你心里就该有点数了。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Peg Streep

翻译:唐诗

编辑:知年

来源:Psychology Today《How Procrastination Can Reflect Childhood Experience》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