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心理科普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心理科普 > 哀悼,是帮助我们从丧失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关键

哀悼,是帮助我们从丧失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0-04-03
归属栏目:心理科普
浏览次数:5726

摘要:国之殇,恸未央。让我们一起默哀,为所有的逝者,为所有的烈士。


1.哀悼有什么意义?


让我们在哀伤的语境中理解哀悼的含义。假设一个男人的妻子死了。他可能会说:“哀悼有什么意义?它又不能让我的妻子活过来。确实,哀悼并不能让逝去的人复活。哀悼只是帮助哀悼者从丧失中恢复过来,让他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妻子的去世是一个巨大的创伤,完全颠覆了他的人生剧本。在原先的剧本里,他有完整的婚姻家庭,有情感上依恋的妻子。而在新的剧本里,她死了,只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他失去了至亲至爱之人,他的心里有一部分永远地缺失了。


丧亲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新旧剧本的不断切换之中。在理智上,他知道妻子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脑海会不由自主地切换到旧版本里,他感觉到妻子还跟他在一起,那些感觉如此的真切,他听到她在咳嗽或者叹气,甚至他还能看见她,还能和她说话。


遭受创伤性丧失的人会体验到类似幻肢现象的感觉:一个年轻人的左臂截肢了,但是他10多年来一直觉他的左臂还在,甚至还能感觉到左手紧握时指甲戳进手心里的疼痛。那个失去妻子的男人也一样:在理智上,他知道妻子已经去世,但是在他心里上演的仍然是那个旧的婚姻剧本。


而哀悼妻子的死,就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旧的剧本不再时时刻刻上演。哀悼的过程,是让他最终可以把妻子放在回忆里一个适当的位置,然后在没有妻子的新剧本里,继续他的生活。


2.哀悼是一个放弃旧剧本并接受新剧本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中,悼念死者的过程,都有一些共同的仪式,例如守灵,就是等待逝者灵魂归来。这是和逝者继续在一起的隐喻,象征性地表达了对逝者的依恋。亲戚一起守夜,亲朋好友参加追悼会,清明节祭奠,其意义就包含了给丧亲者提供一个支持和关怀的圈子;大家和丧亲者一起回忆逝者的过往,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感觉。在这之后,真正的哀悼工作开始了。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的五阶段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哀伤与哀悼的过程否认——讨价还价——愤怒——悲伤——接受。这个是放弃旧剧本、接受并融入新剧本的过程。否认意味着丧亲者继续沉浸在旧剧本之中,而把痛苦的、难以接受的新剧本拒之门外。否认不可能真正起作用,因为现实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斯人已逝的真相。然后丧亲者试图保留旧剧本,通过讨价还价把新剧本扔掉: 如果我能留下她,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当他发现这也不管用时,他对妻子被带走的事实感到愤怒。当愤怒的潮水渐渐消退的时候,永失所爱的悲伤终将涌上心头。最后,他接受了妻子不在的新剧本。旧剧本终于退居二线,新剧本取而代之。然后他把妻子放在回忆里的某个位置,深深怀念她。


哀伤是一个高度个人化并且复杂的情感过程,有些人可能会经历这5个阶段,但许多人却没有。他们可能会跳过某些阶段,会重复某些阶段,甚至会体验到这5个阶段没有捕捉到的情绪。不管怎么样,为了从旧剧本里走出来,哀悼者必须面对和经历他永失所爱的所有痛苦,包括爱、悲伤、愤怒、嫉妒、憎恨等等感受。要面对和消化这一切感受,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可能有些人需要一年半载才能缓过来,也可能有些人很多年都很难跨过心里这道坎。


3.远远前人影,往往误作伊——哀悼永远不会完全结束


哀悼永远不会完全结束。旧剧本仍然存在于我们心里的某个角落,在某些时候被触动和激活。


当清明时节的雨纷纷落下,我的泪水也跟着一起滑落。有一个人不需要刻意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


当我在人群中偶然瞥见一个熟悉的侧面,或者一个熟悉的背影,我都会想:“哦,是他!”——那是我深深怀念的某位逝者。


--------------------------------------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同胞。国之殇,恸未央。让我们一起默哀,为所有的逝者,为所有的烈士。

--------------------------------------


作者:唐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