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人际关系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人际关系问题 > 你是有内疚感倾向还是有羞耻感倾向?

你是有内疚感倾向还是有羞耻感倾向?

更新时间:2020-02-17
归属栏目:人际关系问题
浏览次数:5677

摘要:你会更担心你对他人的影响还是你的自我价值呢?

 

01

 

你刚不假思索地在一个大型聚会上脱口而出一句评论,结果无意中侮辱了你认识和喜欢的人。在场的人突然一片寂静,噩梦降临了。很多人都用尴尬的眼神看着你。你什么感觉?

 

我们是有道德的物种,对做错的事情有独特的立即的情感感受。在内疚中,我们会为那些被我们的行为伤害的人感到难过。当我们感到内疚时,我们会本能地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或作出补偿。另一方面,在羞耻感中,我们感到一种对自己的缺乏、不足或不好的感觉。羞耻感会激发人们隐藏、指责或愤怒地抨击他人的动机。

 

上面的社交场景可能会调动其中一种或两种感觉。可能会有一种冒犯他人的负罪感。内疚的人眼里是那个被侮辱的人的形象,内心充满了那个被冒犯的人的泪水、难过和深深伤害的幻想。你内疚的自我通常会放大你的言论所造成的实际伤害程度。你会想,要怎样才能补偿她呢?

 

但除了内疚的感觉,可能还有一种畏缩、羞愧的感觉,一种内心的声音在呼喊,我怎么能说这些呢?你希望你能突然消失或在地上找个缝钻进去。你开始想,我怎么了?为什么我总是要给自己挖坑?尽管这种看法通常是不正确的,但在羞愧的状态下,你可能会不切实际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慢性的、不可挽回的错误。

 

也许你也开始注意到一种因突然想责备某人或某事而产生的羞耻感的混乱。我们为什么就要对她小心翼翼呢?她肯定也犯过类似的错吧?可悲的是,你甚至可能开始关注那个被你伤害的人的负面个性。

 

02

 

当被给予类似上述情景的心理测试时,一些人确实倾向于报告内疚反应(内疚倾向),而另一些人则默认了与经历和羞愧管理相关的反应(羞愧倾向)。研究表明,内疚与羞愧倾向的心理特征在重要方面是不同的。

 

你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你确定你是更容易感到内疚还是更容易感到羞愧。如果你对前5个问题(1-5)中的1 - 5个回答“是”,你可能更容易感到内疚。如果你对后5个问题中的大部分回答是肯定的(6-10),你可能更容易感到羞愧。你可能会认同这两个类别中的一些,但通常你的答案会倾向于集中在一个类别或另一个类别。(当然,这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化的心理测试,只是一个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指南)。

 

1. 你会经常道歉吗?

2. 你是否夸大了自己伤害他人的能力?

3. 你是否觉得自己对他人的幸福或快乐负有责任(通常是不切实际的程度)?

4. 你是否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自己的幸福?

5. 当你向朋友或伴侣坦白你想象中的错误行为后,你感觉会好点么?

6. 你是否发现自己总是倾向责备别人?

7. 你是否经常体验到愤怒或在不知道确切原因的情况下受伤害的感觉?

8. 你是否挣扎于一种自尊感,它会突然从很低变很高?

9. 你是否发现自己很容易嫉妒别人?

10. 你会为了避免嘲笑或批评而不去谈论你的失败或不安全感吗?

 

这些问题与羞耻感或内疚倾向有什么关系?羞耻和内疚是相关的,但它们是不同的情绪。当我向学生们讲解两者的区别时,我解释说,一个根本的区别是,内疚与行为有关,而羞耻与存在的事有关

 

内疚与行为有关

 

如果你认同问题1-5,说明你可能潜意识会认为,对于生活、成功或有回报的关系,你正在做一些对他人有害的事情。对于有负罪感的人来说,这些有害的信念(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不适应的、非理性的信念)是在儿童时期由于我们从父母和看护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或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而形成(Weiss, 1993)。

 

对于有内疚感的人来说,别人身上任何痛苦或不满的迹象都能激发他们为其承担责任的欲望。我的一个同事称它为“消极的浮夸”,它是一种不现实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强大到有影响消极事件的能力。心理学家曾把有负罪感的人称为神经质。有负罪感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审视自己,担心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影响

 

虽然不愉快,但内疚也有好的一面。因为内疚与亲和行为有关(想要弥补或帮助他人),对有负罪感的人的研究表明,与有羞耻感的人相比,他们更少沮丧和生气,更能对他人产生同理心。

 

羞愧与存在有关

 

如果你发现自己认同第6-10题,你可能会在处理羞耻感时遇到困难,这种羞耻感与你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有关。在羞愧的心理状态中(Zaslav, 1998),自我被认为是渺小、脆弱和糟糕的,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羞耻感倾向可随着儿童早期的忽视、虐待或遗弃而发展。它与抑郁、焦虑和成瘾障碍有关。

 

对于那些自我容易受到强烈的羞愧感体验的个体来说,任何挫折、批评或失望都像是对他们自我是否足够或善良的重大裁决。当某事感觉不对时,一定有人要负责。通常,在他们的自我(消极的自我归因)和对外部力量的怨恨投射之间,会有一种像钟摆一样摆动的心理对话,使自我摆脱令人泄气的特质。

 

当我们想到一个自恋者,傲慢自大,自吹自擂,我们想象的是一个不会感到羞耻的人。但从本质上讲,自恋可以被视为一种极端的羞耻感,整个人格都围绕着避免可耻的体验而组织防御起来。大多数自恋者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耻的自我怀疑和对一个没有足够欣赏能力的世界的怨恨。

 

嫉妒是一种自恋的核心特征,在嫉妒中,注意力会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这个物体被看作是不受嫉妒者身上某些可耻品质影响的。与此同时,嫉妒也有敌对的成分,个体感觉自己需要贬低被嫉妒的对象,以减少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感知距离。研究表明,由于这一过程,有羞耻感的人比那些有负罪感的人更容易感到愤怒,更有可能消极地解释他人的行为,并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愤怒。

 

03

 

那,这是什么意思呢?除了像本文开头那样的戏剧性场景外,平常我们很少意识到它,但是我们不断地体验到和管理着内疚和羞愧的各个方面。在这个连续统一体中,确定你的核心问题可以帮助你理解长期的、令人困惑的、自我破坏的特性。如果这些问题很严重或者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和生活,那么试试从这两个角度审查自己可能是你获得帮助的第一步。

 

如果你选择心理治疗,可预测的模式可能会以你倾向于与心理治疗师联系的方式出现。如果你有负罪感,你的冲动可能是保护或照顾治疗师。一个有经验的治疗师会明确地让你获得需要的帮助,而让你不用担心自己的负担会压倒他。如果你有羞耻感,你可能会周期性地想象或体验到治疗师对你的否定。一个有能力的治疗师将帮助你学会开放这些恐惧,接受帮助而不投射出苛刻的自我判断。

 


References

[1] Weiss, J. (1993).  How Psychotherapy Works, Guilford, New York

[2] Zaslav, M. (1998).  Shame-Related States of Mind in Psychotherapy, J. of Psychotherapy Practice and Research; 7:154-166.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Mark Zaslav Ph.D.

翻译:Lynn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Are You Guilt-Prone or Shame-Prone?》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