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家庭亲子关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家庭亲子关系 > 当十几岁的孩子焦虑不安时,父母能做什么?

当十几岁的孩子焦虑不安时,父母能做什么?

更新时间:2019-05-29
归属栏目:家庭亲子关系
浏览次数:6523



我很喜欢和青少年打交道,他们天真无邪,观察和体验他们独特的个性非常有趣。也许是因为在专业上我觉得我可以靠近他们,通常我和青少年的关系都处得很好。也许因为我是第一代移民美国新泽西州的埃及人,对于自己是埃及人还是美国人我感到很困惑,我努力的想在这两个世界中找到平衡,很想弄清楚我到底是谁。


我的父母有个一起移民美国的朋友圈,我们每周都会去埃及的教堂,这是我们社交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朋友是其他埃及裔美国青少年,每周我们聚在一起,分享我们父母的那些观点“荒谬”的故事,而我们的父母则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回首祖国往事。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适应、平衡和处理我们的文化、宗教,以及我们在非埃及地区生活的期望。我多希望那个时候能有人和我聊聊,多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焦虑啊,那些焦虑后来一直持续到我20多岁。


现在,让我们回到当下。我正在等我儿子剪头发,他瞄了我一眼,然后发短信给我说,“别离我太近”。为了让他看起来更舒服,我坐在离他10英尺远的地方,但他向我挥手问道:“你觉得已经足够远了吗?”


我很困惑。


但这就是我的孩子:他正处于身体发育、情感混沌、社交不断变化、心神不定以及试图弄清自己身份的阶段。这不是单一现象,世界各地的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都在与这些焦虑的事作斗争,我的青春期男孩也是如此。


我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他的母亲,这使得我作为他母亲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我知道我应该对他说些什么,但是有些话我说不出来。有时我的情绪和担忧会淹没我的判断力,我会对他大吼大叫,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但我也知道作为父母,我们就是这样的。我们的一天不仅仅是从唐恩都乐开始(译者注:唐恩都乐,为美国快餐连锁品牌,他们有一句有名的广告词:America Runs On Dunkin),还有情绪。我们不客观,但也没关系。我还记得他小时候躺着我怀里的模样,这些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孩子已经长大,但他对于舒适和安全的需求不会消失。


当我们养育一个焦虑不安的青少年时,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哪些情况是孩子难以应付的?然后我们会想办法帮助孩子,让孩子放松下来。


为了让孩子感觉舒服和开心,我们试图控制结果。我们这么做的出发点是爱,但结果往往是无法培训孩子的勇气和毅力,而勇毅恰恰是青少年成长为坚忍不拔的成年人必须具备的心理能力(lythcottt - haims, 2015)。作为父母,我们当然是想让孩子过得好,但是我们那个年代用亲吻来抚慰孩子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趁我们的青少年孩子还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家里的时候,帮助他们“搞掂”焦虑



不要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

别做任何承诺


当我为人父母时,我觉得自己像个超级英雄,但这个角色其实没有任何超能力。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经验,能预测某些事情会如何发展,但我们仍然不能预测未来。我们焦虑的青少年想要得到我们的安慰,以减轻他们的焦虑。然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无法忍受“不知道”的感觉,他们可能会被焦虑淹没,丧失行为能力。


作为他们的父母,从他们婴儿期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他们过得更好。但在他们成长的某个阶段,我们的心态需要改变。把这句话当做你的口头禅:马上让孩子舒服,只能让孩子暂时好过一点,但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别急着解决问题


快速解决问题并继续前进对我们来说有多容易?当我们在治疗青少年时,我们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当我们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经常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自然而然就想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或如何做,或者尽可能地为他们做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还是缓解自己的焦虑?也许两个方面都有吧。


但最终,我们的孩子并不能从中学会任何解决问题的技巧。你可能会以为,孩子只需要观察你怎么做就能牢记在心中,并且以后能自己做到。事实上,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的孩子需要亲身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她才能够获得经验和信心,才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跟同龄人、老师、教练等人的交往中的一切困难。


作为父母,这个转变是不容易的。我们本能地想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无论是在情感还是身体上。尤其是当男孩/女孩们看起来很成熟,但在情感上却感觉恐惧或没有安全感时。再说一遍,你的口头禅是:暂时的不舒服,在长远上能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不要编排或设计孩子的生活


我知道,要找到一群希望给孩子带来最好东西的父母,然后在幕后编排和设计如何让某些孩子走到一起,或让某些事情发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作为父母,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孩子被排除在社交圈外(比如:facebook或Instagram)。在某种程度上,作为父母,我们也和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同样害怕自己会被人忽略,甚至我们比孩子更害怕。


我曾经治疗过几位青少年,他们的社交生活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安排好了。等到孩子们到了初中或高中,这种情况为因为父母之间相互联系少而发生变化。当我们的青少年进入这个阶段,他们“奇迹般地”拥有了友谊和聚会,我发现有一部分青少年,在没有父母幕后的编排帮助,他们会不知道如何制定社交计划或发展新的友谊。



不要情绪激动


我们的青少年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不是吗?当你表现出你的情绪——笑、悲伤、愤怒等等时,他们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他们很容易被淹没,并且很难与你对话,或是接受你给出的方向。


几年前,在与一位家长和她十几岁的女儿谈话时,她的母亲称赞她努力不打她妹妹。她的女儿回应说,她母亲的微笑、语调还是把她当作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看待。事实证明,她更满足于一个快速的击掌——“不错啊,你没有打妹妹”,并继续新的一天。


这是另一个艰难的转变,因为我们习惯了表现出我们的热情,这曾一度给我们的孩子带来过巨大的满足。但不同阶段,孩子的习惯已经不一样了,即使你脑海中欣喜若狂,在口头表达时也要不动声色的说“嗯,不错”。



学会问问题


我不是说,问“你要和谁出去?你要去哪里?”,而是鼓励你的孩子去解决问题,并在他们周围寻找资源来解决问题。


问这样的问题:

•       你觉得你想做什么?

•       你以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       你认为他/她会如何回应?

•       你还能做些什么吗?

•       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选择?

•       我能帮你什么忙?


这些问题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息,你不会为他们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是展开头脑风暴,你相信你的孩子可以解决问题,你会一直在那里并支持他们


告诉我们的孩子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处理问题是很容易的,但是除非他们经历过这些,否则这种技能是不会发展的。就像肌肉一样,你需要给它阻力来增强它的力量。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愤怒或怨恨,不要感到惊讶,尤其,如果你是那种习惯立即介入并能迅速解决问题的父母。我记得有一次我女儿问我一个问题,我回答说“我不知道”,并鼓励她自己去思考时,她对我很生气,说“你是妈妈,你明明就有答案,快解决它!”



做验证


作为一名家长和心理学家,我的自然倾向是想让事情变得更好。但为了让他们感觉好而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积极的反馈,这样做,真的有帮助吗?有时候甚至是大多时候,答案都是否定的。


我更倾向于这样的陈述:

•       我很抱歉。听起来这真是艰难的一天。

•       听起来很难处理。

•       听起来你处理得很好。

•       我喜欢你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


告诉他们你看到他们的努力时的感受,并且要具体。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倾向迅速地给予赞美,而且是笼统的赞美。


我们的孩子获得了膨胀的成就感,觉得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积极的反馈。当我7岁的儿子对我说“你不打算告诉我,我做得很好吗?难道我做的不好吗?”,我知道我帮的有些过火,我过度表扬了,我知道是时候把我的赞扬具体化了。


例如,这样说:

•       我能看得出你为了数学考试很努力,你觉得这对你的成绩有帮助吗?

•       我很高兴看到你这周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来完成作业。

•       你的英语论文有大量的细节支撑以及高级词汇,写得不错。


我们的青少年,虽然他们正成长为大人,但也是一个需要被认可的人,是我们的孩子。


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爱:

•       你对我很重要。

•       我关心你。

•       我关心你的安全。

•       你值得被爱/我爱你。

•       你已经足够好了。

•       你很有创造力。

•       你很有趣。



后记


抚养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青少年情绪强烈,要求也多,所以父母会很费力。但是,看着我们的青少年长成从容不迫的成人,长成我们想花时间和他们一起分享故事的人,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儿



参考文献:

Lythcott-Haims, J. (2015). How to Raise an Adult. Henry Holt & Co., New York.


作者:Liz Matheis Ph.D.

翻译:瓶子、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The Do's and Don’ts of Parenting an Anxious Tee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