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自2003年起,每年9月10日被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自杀”这个沉重的词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漫长而孤独的挣扎。在那些至暗时刻,死亡或许被看作终结痛苦的唯一方式——但也许,在走到那一步之前,我们能拯救自己;也许,在迈出那一步的时候,还有别的选择。
温柔自救:与负面情绪和平共处
负面情绪本身并非敌人,真正加剧痛苦的是我们对它的抗拒和恐惧。心理学家詹姆斯·格罗斯提出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表明,在情绪产生后的“反应调整”阶段,若强行压制正在进行的情绪表达(即“表达抑制”),反而会消耗大量心理能量,加剧内心冲突。
当我们学会以接纳的态度面对负面情绪,不抗拒、不评判,情绪就会像流水般自然流动和转化。以下是两种面对负面情绪的实践方法:
情绪命名法
当感到痛苦时,尝试用具体词汇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并记录下来。当你开始搜索词汇来描述情绪时,你会进行“有意识的专注”,它会打断情绪反应的恶性循环;同时这个过程会帮助你将情绪具象化,它会从一种模糊、可怕、无法掌控的感受,变成了一个具体、可知、可管理的对象。
建立情绪急救箱
准备一个盒子,放入能带给你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物件——朋友的手写信、喜欢的毛绒玩具、珍藏的随身听、中奖抽到的精美胸针等等。当情绪将你置身黑暗的时候,那些物件背后温暖快乐的回忆会成为救赎的微光。同时,除了慰藉,这个箱子更是你早已准备好的自我关怀,它的存在会提醒那一刻崩溃的你:你早有准备,有能力度过艰难时刻。
暖心守护:做温柔的倾听者
当发现身边的人陷入情绪低谷,你是否会想关心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是否想安慰但话到嘴边就只剩下一句苍白的“你别难过”或是“想开点儿”?怎么做才能有效开导陷入负面情绪中的人呢?其实关键是清楚他们需要什么。
大部分身处痛苦中的人,是希望被真正地看见、听见和理解的,他们需要安全感、希望感和自我价值感:
安全感:一个不评判、不指责的安全空间,让他们能坦言自己的脆弱。
希望感:有人能帮他们看到,当前的痛苦只是人生的一章,而非全部。
自我价值感:被提醒他们自身的存在对他人仍有意义和价值。
如果想让绝望中的人袒露心扉,安全感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他们很敏感,你无意间的一句话就可能终止他们的分享欲。所以,有技巧的倾听是最重要的:
安静陪伴
只需在他身边,说一句“如果你愿意,我在这里陪你”,提供不加压力的存在感。
验证情绪
用“这一定让你非常难受吧”这样的话,认可他的感受,而非否定。
倾听故事
温柔地问“发生了什么?”,然后只听不评判、不打断、不出主意。你的全神贯注是最好的支持。
给予希望
在最后,可以说“我很感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些。我们一起想办法,你不会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我想,世界预防自杀日的本质,大概是人类对生命最深的共情:没有谁该独自泅渡绝望之海。每一份倾听都是一束微光,每一次陪伴都是一份守护。愿我们都能在彼此的黑夜里,做那个温柔的点灯人,让希望永不熄灭。
作者:星野晓
编辑:乔
审核:唐诗
收费标准:1800/60分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
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收费标准:800元/50分钟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2025-09-07
2025-09-05
2025-09-03
2025-08-31
2025-08-29
2025-08-24
2025-08-24
2025-08-14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