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心理科普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心理科普 >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看别人受苦?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看别人受苦?

更新时间:2023-12-29
归属栏目:心理科普
浏览次数:8384

你是否曾经在谈论新闻中某人被攻击、受伤或死亡的案件时,有人毫无同情心地指责,受害者才应该知道得更清楚?这种被称为 "指责受害者"态度,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心中暗语: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根据乌尔姆大学克劳迪娅-萨森拉特及其同事的一项新研究(2023 年),指责受害者是所谓 "日常虐待狂 "的一个特征。尽管之前的研究人员将指责受害者视为一个人维持其对公正世界观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但这并不足以解释一些人对那些受苦受难的人缺乏同情心的现象。相反,个性是造成对受害者态度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日常虐待狂是一种日常倾向


正如德国研究小组提出的那样,日常虐待狂的人 "对他人的痛苦反应出虐待狂式的快感,很少有移情关怀"。驱使他们做出非同情反应的不是某种道德判断,而是看到他人受到伤害或被杀害时的快感。萨森拉特推测,当他人遭遇不幸时,一种精神上的懒惰就会出现,指责受害者比认真思考这件事更容易。


尽管从你熟悉的人中听到有人指责受害者可能会令你不快,但应该对这种言论产生警觉,因为与一个日常虐待狂在一起,意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或会给你的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比如,他们可能会散布这样的言论:你最近扭伤了脚踝,其实是你自己的错,因为你是个笨手笨脚的人。


因为日常虐待狂喜欢看别人处于糟糕的境地,甚至是他们制造了情况,只是为了取乐自己。他们可能会在背后嘲笑你,和你玩心理游戏,以确立他们的主导地位。事实上,这些都是温尼伯大学的艾琳-巴克尔斯(Erin Buckels,2023 年)开发的 12 项调查问卷 "虐待倾向综合评估"(CAST)中的一些特征。

日常虐待狂的测试


乌姆大学的研究包括三项独立的调查,以测试其模型,其中包括一项基于网络暴徒等情况的在线情景研究。在三项研究中,他们分析了相关因素的作用,如 "黑暗四分体 "特质(自恋、心理变态、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虐待狂)、"公正世界 "的信念(人们的命运是他们应得的)、进行努力思考的意愿、移情关怀和简单的虐待狂快感。关于最后一种特质的问题,参与者往往在回答问题时说: "在读到发生在X身上的事情时,我忍不住微微一笑。"


萨森拉特等人采用了经验取样法,即每天对参与者了解到他人不幸遭遇后的反应进行评分。在为期 10 天的时间里,他们记录了这些事件以及参与者对这些事件的反应,并对其情绪、对情况的看法以及愉悦程度进行了评分。


既然你已经知道日常虐待狂会对他人的痛苦做出苛刻而愉快的反应,那么如何在你的生活中避开这些人似乎就值得一探究竟了。以下是 CAST 的三个量表,每个量表有四个项目(按 1-5 级评分,1分表示不同意,5分表示同意)。每个项目都代表了“有毒的品质”,可以看看与你想要评估的人有多大程度上相似:


1)直接的语言虐待狂


我在高中时故意对一些人刻薄。


我喜欢开别人的玩笑。


我曾故意捉弄别人,当他们看起来傻乎乎的时候,我就哈哈大笑。


也许我不应该这样做,但我从不厌倦嘲笑某些同学。


2)模仿虐待狂:


我喜欢看 YouTube 上人们打架的视频。


在视频游戏中,我喜欢逼真的鲜血喷溅、


我喜欢看笼中格斗(或综合格斗),在其中无法逃脱。


我有时会重放我最喜欢的血腥恐怖电影中的场景。


3)直接肉体虐待狂


我喜欢伤害别人的身体。


我喜欢折磨别人。


我有权把某些人推来推去。


我曾利用恐惧支配他人。


跨国样本的平均得分是 2 分(不同意),大多数人的得分在 1 分(非常不同意)到 3 分(既不同意也同意)之间。因此,如果你给你认识的某个人打分,而你认为他的平均分会达到 4 分,这可能预示着你最好不要和他在一起。这不仅是他们的言行,也许还有一些电子游戏、电影或节目也能提供提示。遗憾的是,研究者巴克丝分析数据后得到的结论是:残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为普遍。


与日常虐待狂保持距离


虽然残忍的行为可能很常见,但我们谁都不愿意自己是受虐者。现在,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中观察到有关这种人格特质的线索:他们会吹嘘自己曾把弱者推来推去吗?他们会嘲笑看似悲惨的情况吗?如果有人掉了一杯热咖啡,他们是急忙去扶还是自顾自地窃笑?


日常虐待狂们显然不会为你着想,他们会让你感到渺小和恐惧,他们可能真的会不遗余力地阻碍你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他们有什么可爱的品质,比如幽默感或某种危险的吸引力,都无法弥补他们对他人痛苦的苛刻态度。


“我们必须受苦才能成长”的想法是值得怀疑的。积极的人生事件,比如坠入爱河、生育小孩和实现重视的目标都可以使人成长。与日常虐待狂保持距离,可能需要从你认为良好的关系中脱离出来。生活可能是残酷的,真相可能是残酷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成为残酷的人。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原作者:Susan Krauss Whitbourne PhD, ABPP 
翻译:悦
编辑:乔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3 Ways to Spot the Everyday Sadis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