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要点:
我们运用大脑来实现自我。
如果我们在意身边所有的事物,会让自己不堪重负。
当我们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时,就能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感受。
青少年经常处于不快乐的心理状态,这是由于他们面临的身体或心理健康挑战而出现的。我向他们解释说,我们的大脑创造了现实。例如:
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或听到一种声音时,我们的大脑会吸收光或声波,并将它们转化为我们的感知。因此,我们感知到的是大脑向我们展示的,而不是我们周围世界中“真正”的东西。由于进化,我们的大脑被编程为,以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生存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世界,而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如果我们的大脑向我们展示了所有可能被感知到的事物,我们就会变得不堪重负。由于我们关注事物的能力有限,我们的大脑会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效率更高的事物上。即较少的输入,但是可以带来更多的讯息。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相同的事物,我们最终得到的讯息,很可能与其他人的截然不同。
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困难的情况时,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包括那些可能使我们更加焦虑或沮丧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来改变我们对现实的感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通过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来增加我们生活中提升幸福感的 10 种方法。
1、感恩 :
通过思考我们生活中美好的方面,会释放感觉良好的荷尔蒙,如多巴胺。例如,你可以感激自己身体健康,可以获得食物和住所,或者你可以与你关心的人互动。通过感恩,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思想从消极的状态中转移出来。
2、接受你的挑战 :
与其将挑战视为不可克服或不公平的劣势,不如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有些挑战是可以克服的,而当我们学会与它们和平相处时,这些挑战就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3、做你喜欢的事情 :
将精力集中在能带来快乐的健康活动上,有助于让自己的思想远离负面情绪。如果有幸找到一项你喜欢的活动,每天可以投入一些时间,就可以创造持续的幸福。
这些活动包括工作、创意艺术或体育活动。但请记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与其他生活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很重要。例如,青少年需要确保他们分配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和家务。
4、帮助别人 :
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帮助他人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的同理心,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人感受的改变。当别人对我们的努力表示感谢时,我们也会感觉更有价值。
5、结交朋友 :
同样,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可以从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快乐。尤其重要的是,朋友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创造积极的体验,这样也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幸福感。
6、睡眠、运动、吃得好 :
充足的睡眠(7-10 小时/天,具体取决于您的年龄)、有氧运动(例如每天步行或跑步 20-30 分钟)和均衡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长期良好身心健康的基础, 也是幸福的基础。
7、善待自己 :
许多人对自己非常苛刻,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感知到的缺陷。但是他们对待有类似问题的朋友时,却会善意地提醒,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的朋友进步。
对于这类人群,我们的建议是黄金法则的反面版本:“像对待他人一样对待自己。”
8、如果我们告诉自己:
“我无法克服这个障碍”。我们的大脑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努力改变不幸的状态。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大脑可能会因为无法克服障碍的假设,而采取破坏性行动。
面对障碍的积极谈话版本:“我想克服它。”通过这样的积极暗示,鼓励大脑思考如何克服障碍。大脑受到鼓励后才会积极的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反过来,克服障碍通常会增加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加幸福感。
9、变得更有目标感
我们可以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当我们成功地将我们的生活定位为实现我们的目标时,幸福感或满足感就会增加。
10、限制接触媒体: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来自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信息轰炸。这些信息可能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可以将网络信息来源更改为新闻杂志的书面方式,以减轻因听到坏消息而产生的压力。同时,减少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当我第一次住在大学宿舍时,还没有结交新的亲密朋友,同时有点想家了,感到很难过。开学几周后,我决定进城为宿舍里的其他同学买小礼物。
当我努力为宿舍里的人挑选合适的礼物时,我的幸福感明显增加了。因为我期待他们对礼物的积极反应。事实上,当我把礼物送给我的室友时,我变得更加高兴。
我们选择采取的想法和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感受。因此,只要我们伸手去争取它,幸福感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原作者:Ran D. Anbar M.D.
翻译:梅
编辑:乔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10 Tips for Greater Happiness》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2-12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1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