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心理科普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心理科普 > 为什么客观评价一段经历这么难?也许你是受了这个影响......

为什么客观评价一段经历这么难?也许你是受了这个影响......

更新时间:2021-12-07
归属栏目:心理科普
浏览次数:1643

导读

  • 生活中的大多数经历并不是完全好的,也不是完全坏的。
  • 回顾过去,人们并不总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来评估经历。
  • 人们会根据最紧张的时刻和结局来记忆一段经历。




你如何评价一次经历是好是坏?这可能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生活中很少有事情是完全愉快或完全不愉快的。


有些经历一开始就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变得很糟;有些体验一开始很不好,但随着它们的发展会变得很棒。


一段经历结束后,无论是关于电视节目、工作还是人际关系,我们大脑记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将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段经历。但我们这样做的方式并不总是有意义或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



客观幸福

对于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来说,你是否积极地记得一段经历,应该基于你在那段经历中的全部感觉。换句话说,你应该把你在整个过程中每时每刻感受到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的总量加起来(并结合起来)。研究人员将这一概念称为客观幸福(Kahneman, 1999)。


但我们很容易发现,客观幸福并不能很好地描述人们对幸福的看法。主要有两个问题:


● 客观幸福不能解释经历的可变性。想想看两个让你感觉平均来说还算幸福的电视节目(10分中有5分是看电视带来的幸福)。有一部剧一直很平庸——每一集都是5分(满分10分)。另一部则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剧集很棒(10集里有7集),有些则很糟糕(10集里有3集)。显然,人们不会(也不应该)评价这两部剧一样好。

● 并非体验的每一部分都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候,一个糟糕的结局会完全否定之前发生的一切,或者有些惊艳的结局更容易让人原谅一段经历开头的不足。



峰终定律

研究表明,人们会根据两个关键节点来判断经历——高峰(最强烈的积极或消极的经历)和结束(经历的最后时刻)。可以说,我们关注经历的这些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优先考虑信息。我们更有可能记住情感上强烈的事情(高峰)和最近的事情(结束)。


重要的是,我们专注于这些经验的事实可能会导致一些看似非理性的判断。


Kahneman和他的同事(1993)有一个著名的发现,你可以通过在一段痛苦经历的结尾添加一个额外的(稍微不那么痛苦的)经历,来让这段痛苦的经历变得稍微“愉快”些。


换句话说,30秒的极度疼痛被认为比30秒的极度疼痛加上额外30秒的中度疼痛更糟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更可能只记得中度的疼痛(而不是极端的疼痛)。


讽刺的是,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在最后增加额外的痛苦来让糟糕的经历看起来更“愉快”。



以高潮结束

当一段经历结束时,你对它的记忆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结局的影响。在极端的情况下,事业或关系结束时的冲突可以损害多年累积的善意(或至少是多年的幸福)。


这意味着,如果你打算放弃一段感情或一份工作,那么,为了你自己的记忆,最好试着友好地结束。




References

[1]Kahneman D. (1999). Objective happiness. In: Kahneman D., Diener E., Schwarz N., Eds.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ew York: 1999. pp. 3–25.

[2]Kahneman, D., Fredrickson, B. L., Schreiber, C. A., Redelmeier, D. A. (1993). When more pain is preferred to less: Adding a better end. Psychological Science, 4(6), 401–405.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Tony Evans Ph.D.

翻译:洛川

编辑:知年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How Bad Endings Can Ruin Entire Experiences》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