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心理咨询项目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这些动作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才道当时错!

这些动作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才道当时错!

更新时间:2023-11-17
归属栏目:心理咨询项目
浏览次数:8417

最近关注到一则新闻,广州一名10岁的小朋友浩浩,持续咳嗽整整一年都没有停过。频繁到医院就诊,一直当作“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治疗,吃药、打针、激素治疗都效果甚微。不过,浩浩的咳嗽很有特点,都是在清醒状态下发作,睡着了一声不咳,特别是紧张时、咳嗽就更明显。晚上拍英语打卡视频,自己练习时还算顺溜,只要妈妈一拿起手机拍摄,浩浩的咳嗽就发作了,越咳嗽越背不出。这种奇怪的症状让妈妈也搞不懂儿子到底是故意还是怎么了,越拍越生气。


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妈妈带浩浩找到了精神科的医生,医生发现浩浩不断有挤眉弄眼、吸鼻子的小动作。完善肺功能测定等多项检查,医生排除了咳嗽变异性哮喘,并确诊浩浩为抽动障碍。好在及时发现,经过9个月的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浩浩这些的症状完全消失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俗称抽动症,起病于儿童时期,平均发病年龄在 4 至 6 岁之间,往往在 10 至 12 岁之间最严重,男孩发病至少是女孩的两倍。并且不能自愈,病程越长,疾病越复杂,越难治疗,越容易进展为难治性抽动障碍。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就会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对立违抗、自伤行为等共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及社交,加大治疗难度。


虽然现在的医学已经相对发达,但是有很多疾病不被人们所了解。如果医生没有对浩浩进行针对抽动症的相关治疗,那这种持续性咳嗽的症状可能会伴随他到成年,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这让小编想到一次惊悚的“飘车”经历。那时刚好也是冬季,当时去东北玩,晚上回住的地方比较冷打了个车,刚上车司机也比较热情,一切正常。可是车子开出去一段距离就猛的晃了一下,一开始也以为是雪地里路滑不好刹车比较正常,可是频率未免太高了,平均30秒一晃,吓的小编不由得神经紧绷起来。同时还留意到司机一直在碎碎念,声音时大时小,还动不动就猛的扭一下方向盘,当时我都可以听得到自己的心跳了!好在路程不远,找了个安全的路边立刻跟司机说要就近下车,不管冷不冷,只想保住一条小命...


后来回想起来,司机的自言自语和不受控的抽动,很可能是未及时进行治疗的抽动障碍。


只要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抽动障碍预后相对良好,近50%的患儿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完全缓解,另有30%在成年期抽动症状减轻。然而,高达20%的患儿的抽动症状会迁延到成年期或终生。


如何识别抽动症?


抽动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两种形式: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抽搐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简单的运动抽动是快速的(毫秒),可以包括:


  • 眨眼
  • 做鬼脸
  • 重复而快速的耸肩
  • 重复触摸
  • 伸直胳膊或腿


简单的发声抽搐包括:


  • 清嗓子
  • 叫声


复杂抽搐持续时间较长(几秒钟),可能包括简单抽搐的组合,如同时转头和眨眼,还可能包括重复特定的单词或短语。


当一个人感到焦虑、兴奋或疲惫时,抽动往往会加剧。同样,当一个人平静并专注于特定活动(例如功课)时,抽动也会减少。


抽动可能会间歇性的出现,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无抽动期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患有轻度或中度抽动的人通常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因抽搐而受到任何损害。虽然难以控制,但儿童有时也能在短时间内抑制抽动。但是,只有让抽搐发生,才能缓解在抑制抽搐期间产生的紧张和不适。


抽动会给人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轻度到中度的抽动可能更容易控制,并且可能不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当抽动严重到足以影响功能时,它会降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使其难以像往常一样上学或工作。患者可能会感到社交孤立,与他人发生更多冲突,甚至被同伴欺负,从而导致极大的痛苦。


病因


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导致抽搐出现和严重程度的一个因素,抽搐似乎具有家族遗传性。抽动障碍也可能由环境因素引起或加重,例如出生体重过低和孕期母亲吸烟,压力和睡眠不足也会加重症状。


治疗


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例如短程的认知行为疗法 (CBT),可以通过对抗前兆冲动的方法,以及练习放松技巧从而减少抽搐的频率。而更长程的心理治疗,例如心理动力学疗法,可以通过找到症状的根源所在,从而在根本上更大程度的减轻或者消除症状。


父母和看护人应该如何帮助孩子?


一个相互支持的家庭对患抽动障碍的孩子的康复有很大作用。重要的是要记住,包括孩子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做过任何导致抽搐发生的事情。如果您发现自己感到压力或愤怒,请休息一下;尝试一些放松技巧或散步。呼吸和冥想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减少甚至停止他们的抽动,同样也可以帮助您。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编写:乔
审核:唐诗

参考:Psychology Today《Persistent (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